1938年,柳青到达延安,先在陕甘宁边区文联工作,后又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工作。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地雷》、长篇小说《种粮》、《铁墙》等。1952年,他举家从北京搬回长安县皇甫村,并定居陕西。他日夜与农民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合作化运动。 1959年,《创业史》(上)在《延河》连载,1960年6月,该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 《创业史》原本计划分四部分来写,但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最终没有完成。 《创业史》是柳青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柳青在文坛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创业史》描绘的中国乡村生活图景曾被视为中国乡村走向未来的理想蓝图;它所创造的文体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典范,甚至影响了后来的陕西作家路遥、贾平凹。 52 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创业史》的创作背景和发展历程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央党校.这次研讨会,在传统文学史上被认为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讲话》规定了新中国文艺工作的前进方向,强化了新中国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1953年9月,第二次全国文学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指导文艺界创作批评的最高准则和根本方法。 1960年7月,第三次全国文学代表大会提出了“两个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作为代表主流思想话语要求的创作方法。 “两个结合”理论把创作的根本任务确定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榜样。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柳青于1960年出版了《创业史》,《创业史》①【收稿日期】2()14-()7-04【作者简介】付永丽(1978~),女,硕士,山东高密人,讲师,主要从事会计和当代文学理论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jyalishi.com/html/tiyuwenda/8482.html